樓市將適度「減辣」 非全撤

2023-10-19 00:00

當年樓市受到辣招及加息雙重打擊,市況回落。
當年樓市受到辣招及加息雙重打擊,市況回落。

特首李家超下周三發表新一份《施政報告》,最受關注莫過於俗稱「辣招」的樓宇需求管控措施會否有調整。《星島》獲悉,《施政報告》將宣布「減辣」,但幅度未必如外界要求之大,料不會全面撤辣;政界預料針對非本地買家的買家印花稅(BSD)將放寬,有助外來合資格人才在港置業。當年主事官員、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向《星島》表示,前屆政府推出辣招時的「非常時期」確實已有明顯改變,不能再成為如今維持措施的理據。不過他提醒住宅剛性需求仍在,現時樓價仍處於市民較難負擔水平,政府考慮是否調整措施時,必須留意市場如何解讀。
本港樓市於2021年高位至今,已下跌約15%,雖然今年初曾反彈,但很快掉頭回落,差估署數據顯示樓價已連跌4個月。政商界近月紛紛要求樓市「減辣」,其中地產建設商會主席梁志堅要求全面撤辣,即一次過取消BSD、從價印花稅(AVD,前身為雙倍印花稅DSD)及額外印花稅(SSD)。民建聯則建議港人買第二個物業印花稅減至6%;新民黨主張永久居民首置600萬或以下物業,印花稅劃一100元。
放寬非本地買家印花稅

據悉,《施政報告》勢將落實樓市「減辣」,具體稅項、幅度仍待敲定,料不會一次過撤銷所有辣招。政圈則傳出,來港合資格專才買樓放寬BSD、港人買第二個物業減印花稅,較大機會推出。

2012年加入梁振英政府的張炳良,是當年推出「雙辣招」的主事官員,他接受《星島》訪問時表明,作為前官員,不應直接評論或建議現屆政府政策,但從客觀因素分析,他在2012、2016年兩度「加辣」時,曾形容是「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」,當時背景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,在美國量化寬鬆等措施帶動下,環球經濟處於低息環境,資產價格上升,本港物業市場供求失衡導致樓價大幅上升。政府要遏止樓市泡沫,同時透過需求管理確保樓價不會升得過急,嚴重超出市民負擔能力,當時取得顯著成效。 

不過,他直言,沒預期美國量寬會維持那麼久,甚至疫情出現後仍持續及加劇,一直到去年烏克蘭戰事發生,國際經濟形勢逆轉。他同意,辣招持續時間完全超出當時制訂政策時的預期,而這背景基礎目前已不再存在,因環球已回到高息時期。
港樓市未算嚴重萎縮

「有些人會覺得,當已經不再是『非常時期』,措施可以撤銷,因為這些印花稅是有針對性的特殊稅項,不是基本稅項。」他提醒政府任何舉動措施,都要小心市場如何解讀,有時未必和政府預期一致,「當市場信心崩潰,覺得(樓價)會大跌時,最終一定會大跌,反之亦然。」

張炳良續指,任何地方樓價從來不會只上不落,任何政府亦無能力扭轉市場大勢,但必須要做的是避免樓價大上或大落,尤其房地產是構成資產市場的重要部分,一旦大跌會導致市民不敢消費和投資,引致惡性循環的經濟衰退,因此是否撤辣,涉及政府對市場狀況的判斷。

他個人分析,若參考外圍因素,包括息口高、不再量寬、多個主要市場過去兩年樓價回落等,香港過去一兩年的樓市跌幅,仍未算形成「嚴重萎縮」。翻查資料,張炳良任內最後一次宣布調高印花稅(2016年11月)時,二手樓價指標中原城市領先指數(CCL)徘徊在144水平,而上周最新數字是157,顯示今日樓價仍高於當日「加辣」水平。他分析:「市場對物業的剛性需求仍在,政府仍需加速興建房屋,市場卻又覺得一些管控措施要寬鬆,這是一種混合狀態。」

樓市疲弱下,政府賣地計劃亦頻頻流標。他認為地產商投標考慮因素多,包括實利和策略考慮,「他們打開門做生意,當然希望購入土地的價格便宜一點,並預判後市在適當時機賣樓」。他指目前樓市不確定性相當高,地產商謹慎亦可理解。
 

關鍵字

最新回應

相關新聞

You are currently at: std.stheadline.com
Skip This Ads
close ad
close ad